英国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赵丹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改善农村整体水平的关键在于教育。重视农村成人的教育,将会发挥出成人的无限潜力,对于新农村的构建有重大意义。20世纪上半叶以来,英国成人乡村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乡村社区委员会、乡村学院的出现增强了对乡村成人教育的作用。本文从史学的角度分析英国近代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挖掘历史经验,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服务。
关键词:英国;乡村;成人教育
20世纪上半叶对于英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经历了经济萧条和衰退的痛苦,但同时又迎来了具有发展契机的新时期。国家在这个时期提高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20世纪以前英国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在20世纪以前英国,对于乡村的成人教育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无论从成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组织,或是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乡村教育特别是乡村成人教育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乡村成人教育内容狭隘,形式单一。从公元6世纪到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l9世纪,英国的教育活动大都为教会所控制。出于传播宗教的目的,教会对创办学校始终抱有特殊的兴趣,加之在中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僧侣几乎是惟一掌握文化知识的阶层,所以教会学校和由教会控制的各类教学组织形式,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乡村居民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场所和来源。英国乡村教育最重要的承担者是教会,教育难免就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尤其是中世纪至宗教改革这段时间,“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高耸入云的教堂塔顶鳞次栉比”。由此可见,20世纪之前的乡村教育的内容并不丰富,主要集中于对《圣经》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虔诚的信徒,以维护教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16世纪时出现了一些文法学校和识字学校,其范围分布于城镇和乡村,由教区牧师或执事上课。文法学校及识字学校对于扩大英国民众识字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6世纪末,乡村佃农中已经有不少识字的了。虽然20世纪之前英国乡村的成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知识,但其内容主要体现于宗教方面,教育形式也主要集中于读写能力的锻炼,整体水平并不高。
2.乡村成人教育水平明显逊色于城镇。在伊莉莎白时代,英国人口中的文化分布就极为不均匀,一般来说,城镇高于乡村。到了l8世纪,新兴的城镇往往是文化的中心,城镇居民的识字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主要城镇的夜校、讲座已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l9世纪时,英国的主日学校和夜校大多也都集中在工业比较发达的英格兰北部。
20世纪之前,虽然英国的成人教育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绝大部分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劳工阶级比较集中、工业相对发达的城镇,而相对忽视了对于乡村成人的教育。这也与工业的革命的蓬勃发展,社会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
3.教育组织方面,民间力量多于政府干预。工业化之前英国的教育主要是教会、民间自愿团体、自治机构及家庭的事业,“政府拒绝教育作为国家经营的事业,学校皆由私人捐助或创办而成,没有接受国库津贴,学校设施没有由政府计划或规划,就是课程和训练也没有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迟至1833年,英国政府才开始以立法的形式干预教育。1870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初等教育由此才开始得到全面普及。
由此可见,直到19世纪末英国政府才开始逐渐干预教育,并且主要关注的是基础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依靠一些热心的人士来办,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民间组织热情的消退、人员的变动、经费的紧张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
二、20世纪上半叶英国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的城市人口就超过了农村人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20世纪英国的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随着交通便利,劳动条件及住房环境的改善,特别广播、电视新闻媒介的普及,乡村地区昔日与世隔绝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但从成人教育来看,“城乡差别”在20世纪50年代后,也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曾有人认为,成人教育课程只要设在人口密度大的中心地区,其他地方的居民只要有兴趣,就会主动上门。实际上,即使在50年代,情况也并非如此。居住乡村地区的人要远道求学,有许多困难,如公交服务不够理想,很多人又无私车,特别到了冬季,很多人都不情愿远途外出。因此,从20世纪初起,一系列旨在把乡村地区居民作为服务对象的成人教育活动在英国各地出现。如1918年成立的“乡村俱乐部协会”,其目的在于为乡村人们提供社交娱乐及教育活动,防止乡村生活的退化。但较为重要的乡村成人教育组织是l919年成立的“乡村社区委员会”和l930年出现的乡村学院。
1.乡村社区委员会。乡村社区委员会(Rural Community Council)首先产生于一战后的牛津郡内,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组织各种活动和改善提高乡村的文化生活水平。委员会的工作大都通过乡村的教区组织进行。活动形式先是以周末课及小型聚会为主,后来又组建了许多乡村大厅以及各种俱乐部等活动中心。乡村社区委员会在音乐及戏剧教育方面的贡献最有成效。它是20世纪英国非正式成人教育活动的先驱。乡村社区委员会成立不久,便被当时政府的“全国社区服务委员会”纳入其管理和庇护之下。此后,乡村社区委员会迅速在全国普及,到l939年几乎每个郡均有受雇于全国社会服务委员会做乡村社区工作的专职人员。在乡村社区委员会的努力下,全国各乡村以音乐和戏剧为中心的各种文化活动开始日趋活跃,一系列俱乐部及民间组织纷纷涌现。乡村社区委员会的工作明显的推动了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从而引起了各地方政府对乡村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少郡县开始考虑任命专职的成人教育工作者,负责乡村地区的成人教育活动。1928年,兰开郡率先而行。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郡建立了各种活动中心,组织多次次讲座,各种音乐和戏剧活动小组更是数不胜数。兰开郡的经验在其他郡、县也很快得到效仿。为了配合这项工作,乡村社区委员会在各地筹建“乡村大厅”,以便为更多乡村的成人教育提供活动场所。乡村大厅实际上是一种活动中心,备有为成人教育服务的场地和设施。不少乡村大厅利用了各种现有的建筑,如纪念馆、俱乐部活动等。到二战爆发前夕,全国已有1000多个乡村大厅,还帮助各地筹建了500余个新的活动中心。
乡村社区委员会的建立及其活动,使乡村的成人教育既有了组织保证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大大的改善了乡村的成人教育面貌。
2.乡村学院。乡村学院的设想最初是1924年由剑桥郡的教育局长亨利•莫里斯提出的。莫里斯认为,现代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传统的乡村生活面临退化和消失,而其创设乡村学院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持这种乡村的生活方式,延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外流。乡村学院把村落连成一片以形成一定的区域,然后在各区域设置一整套完善的文化教育服务设施,学院是各地区社区的活动中心。乡村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教育与生活应该融为一体”。
根据莫里斯的设想,在以每一万人为单位的区域里建立一个乡村学院。学院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及成人教育课程的各类教室。另外,学院内还设有郡图书馆分部,乡村大厅和室外娱乐活动设施。 由于小学在各村落都有,所以乡村学院的小学以其所在地的学龄儿童为主要对象,中学则以所在区域的适龄人口为对象。成人学生也可以利用中学的科学实验室和手工实习车间。这样,“乡村学院将改变乡村教育的整个面貌,成为邻近地区的社区中心。学院还可以解决以往教育与生活相脱离或对立的问题,从而培养出比较全面而完整的人。学院不仅是生活艺术的培训基地,也是学员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里,没有职业和非职业教育的纷争。学院还明确表现出教育的连续性和永久性的思想,这里没有离校的说法。孩子自入学以后,便将一直是这个集体和生活的一部分。”
莫里斯的建议被剑桥郡地方政府所采纳。在筹建的11所学院中,二战开始前竣工了4所。第一所于l930年在剑桥郡的索斯顿成立,其它三所先后在1937年、l938年和l939年建成。尽管学院并不像莫里斯预计的那么完美,但的确十分成功,成为英国近代成人教育史上的一个范例。如伊平顿的乡村学院在1939年成立后的几年内,招生数便达到了800人以上。在每万人参加学习的人数上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二战结束后,特别是50年代,乡村学院为许多郡县所效仿。学院的日常行政工作一般由一名院长与两名助手主管,助手分别负责扩充教育和青年教育工作,学院经费完全由地方教育局承担,方针政策则由一个由家长、成人学生、剑桥大学校外课程部代表,以及地方教育局官员组成的委员会共同制定。成人学生在委员会中所占比例较大,这样保证了他们在处理有关自己的事务方面,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
三、20世纪上半叶英国乡村成人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人本化,教育层次提高化。工业化之前,英国对于乡村成人的教育主要是最基本的读、写、算的所谓“3R”教育和宗教的教育。教育主要是为了使人们具有初步的读写能力。世俗的成人教育也以识字的手工艺人及中上层阶级为对象来普及科学知识。即使是l9世纪蓬勃兴起的技工讲习会和劳工学院运动其教育目的大都定位于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意在为飞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输送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工人。20世纪之前,英国的成人教育还呈现出很大的不均衡性。首先表现为城乡成人教育的不均衡。城镇的成人教育一般发展较好,而乡村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去城镇接受相对完备的成人教育。其次表现为乡村贫富农民的教育差别。富裕农民自身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子女也被送入大学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成人教育活动主动将教育送到乡村,解决了乡村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诸多问题。这些活动较之以前更加体现出人本色彩。同时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英国成人教育将教育的目的转向了成人本身,如乡村社区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各种活动和改善乡村的文化生活水平;乡村学院的宗旨是“教育与生活应该融为一体”。二者的教育目的均更加关注成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更加关注成人是否可以通过教育享受完满的生活,可见其教育的层次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国家重视是英国乡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根本。英国乡村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政治的进步和国家的支持。早期英国国家一向不过问教育,许多学校只能从教会得到补助,教育制度十分混乱。而英国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成人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从组织管理方面来看,政府此时已经开始派遣专门的成人教育人员负责乡村的成人教育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组织作用。从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来看,乡村成人教育的经费大部分甚至完全由地方教育部门来承担,经费的支持为英国乡村成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教育形式灵活化,教育内容生活化。20世纪上半叶英国乡村成人教育在教育时间的安排上和教育设施的配备上都体现了很大的灵活性。例如,乡村社区委员会的教育活动形式首先是周末课和小型聚会,后来又组建了许多乡村大厅以及各种俱乐部等活动中心。这种教育形式充分照顾了乡村成人的特点,既保证了成人日常的工作,又有接受了科学知识。并且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这种形式更容易使成人活跃起来。在教育设备的配备上,不少乡村大厅利用了纪念馆、俱乐部、图书馆等,中学的科学实验室和手工车间也向成人开放。这既节省了教育的成本,又有充分利用了公共设施。
在教育内容方面,英国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成人教育利用了英国民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传统,融教育于音乐。这提高了英国乡村成人的精神追求。而且这时的教育已不再陷于职业和非职业之间的纷争,教育融入集体的生活之中,并贯彻人的一生。
4.教育组织规范化,教育参与民主化。乡村教育委员会的工作明显推动了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l928年由兰开郡率先开始,各地先后都任命专职的成人教育工作者负责乡村地区的成人教育活动。同样,乡村学院的日常行政工作一般由院长和两名助手主管,大家各司其职,规范的教育管理保障了教育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
在方针政策的制定方面,乡村学院专门设立了由家长、成人学生、剑桥大学校外课程部代表以及地方教育官员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几乎涵盖了与成人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群策群力推动乡村成人教育的良性发展。成人学生在处理自己事务方面也有较大的发言权,这较好地保证了教育参与的民主性。
四、20世纪上半叶英国妇女成人教育给我国的启示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是农村生产和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提高农村成人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后盾支援,因此国家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英国20世纪上半叶乡村成人教育方面的创举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通过对其发展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关于发展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一些启示。
1.坚定贯彻终身教育原则,加强舆论宣传力度。“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学会生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成人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究其深层原因,则是农民旧的思想观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乡村,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我国农村很多成人认为年纪大不适合再学习,学习缺乏积极性。
因此,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首先需要用“经济发展,教育先行”的战略眼光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去指导农村工作,将农村成人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相关政策,把农村成人教育视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奠基工程。其次要大力宣传终身教育的理念,有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诸多媒介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并帮助农民解决在农村成人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最新、最便捷的信息,让农民亲身感受到成人教育的好处。
2.政府必须成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中坚力量。
(1)政府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而农村成人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成人教育还没有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具体表现:一是各级地方政府只重视基础教育,轻视农村成人教育,认为成人教育是农民个人的事情,政府无须过多管理或支持。二是农村基层干部的认识不到位,只注重企业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农民素质对农业生产、对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只有提高认识,强化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领导,像抓经济那样对待成人教育工作,给予成人教育大力支持和援助,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才能健康、有序、有效地向前发展,农民才能逐步真正实现幸福的生活。
(2)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农村成人教育的经济支撑体系。要确保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就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农村成人教育的经济支撑体系。包括政府的拨款、企业的投入、成人学习者承担的学费和向社会公开集资等等。但这个多渠道的投资机制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只有通过政府统筹、政策扶持才能达到多管齐下的局面。政府既要在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方面承担主要部分,更要在整个融资过程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了经费的保障,农村成人教育才能稳固的发展。
(3)健全管理体制,加强领导监管。农村成人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都应重视并督促抓好农村成人教育,经常关心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作为惠及几亿农民的农村成人教育,如果没有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具体管理、指导和负责实施,是难以保证其成效的。除应设立全国或地区性的权威决策机构负责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统一领导外,还应配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统筹指导,以此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农村成人教育的集团优势,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
3.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20世纪上半叶英国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很多乡村成人教育组织都起源于民间,经过热心人士的不懈努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再加之政府的支持而迅速普及。因此我们可以说,除了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力量可以为农村的成人教育做出贡献。例如,大型企业可以与农村成人教育互惠互利,社会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团体和个人以及国外的企业和组织等等均可以参与其中。它们的加入不仅可以拓宽农村成人教育的融资渠道,而且可以给农村成人教育带来一种新的运作方式,丰富成人教育的内容。这样,就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成人建设的发展。
4.发挥示范阵地作用,引领农村成人教育健康发展。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而目前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却很差,长期以来有些地方并不重视农村成人教育,设施配备无从谈起,有些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已撤销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即使现在还存在的,除了教室则是“一无所有”,没有人员、没有设备、没有实验基地,大多数农技校在维持着上世纪末的建设水平,更无从谈起配备现代技术设备如电脑、接入互联网等。所以加强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发挥示范基地作用就显得尤为迫切。在各乡镇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科学管理的实验型、示范型、以文化为核心的农村成人教育组织,通过杰出组织的建设,树立农村成人教育的典型,加之对于示范阵地的大力宣传,在整个社会形成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风尚,引领农村成人教育向高层次、普及化方向发展。
5.采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成人教育的内容可以结合区域特点,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技能培训,还应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加环保知识、卫生健康知识、老年知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只要是成人学员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中找到相关的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力量有限、教育资源不足与农村人口学习需求多样的矛盾。传统成人教育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办学形式,受地域、教师、时间等条件限制,学生学习的形式、内容、时间等受到制约。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远程网络教育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实际困难,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先进性。经验表明,通过发展远程教育,有助于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从而使更多的人得到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新生.英国成人教育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蒋晓红.英国成人教育特色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9,(1)
[4]李富荣.办好成人教育助新农村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5]孙立田.工业化以前英国乡村教育初探[J].世界历史,2002,(5)
[6]徐华娟.过渡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的教育状况[J].历史教育,2008,(12)
[7]药文岗.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0,(4)
[8]李志军.加快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致富能力[J].职业技术,2011,(7)
[9]陈小如.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1,(8)
[10]宋西玲,孙培东.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其破解[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11]舒底清,周耀华.农村成人教育: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摘自《成人高等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