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
郁建兴 任婉梦
德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非营利部门的国家之一。截至2011年,德国共有注册社团580298家,财团(基金会)18100余家,社会组织与人口比约为1:75,远高于中国(1:5400),也高于英国(1:250)、日本(1:260) 等许多发达国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成果显示,早在1995年,德国社会组织的经济规模就已占国家GDP的3.9%,提供了
144万个全职工作。若结合志愿因素,德国非营利部门就业约占全国总就业的8%。与其他西欧国家一样,德国视其社会组织为处理社会问题的第一道防线,社会组织专业人才主要活跃于社会服务、卫生保健和教育等社会福利领域,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这个重视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而言,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开发、培养和管理无疑是一个重大议题。本文从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等方面,概述德国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德国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
1.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德国拥有各类高等院校421所,其中综合大学108所,应用科学大学
210所,公共管理学院、艺术音乐院校、神学院、教育学院共计103所。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数据显示,目前德国各类高校共设专业1.6万余个,注册学生总人数近200万,其中2/3学生在综合大学就读,约29%学生在应用科学大学就读。
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德国的综合大学秉承精英化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以及学术研究。综合大学并未普遍设置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管理专业,但开设了很多具有前沿性和学科交叉性的专业门类,为德国各类社会组织输出综合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例如,德累斯顿大学(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就设有社会教育(社会福利)学士、社会政策硕士、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硕士、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硕士、公众健康硕士等学位,旨在充分发掘和培养社会事务领域的专业人才,满足日益多元的人才需求,充实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队伍。
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是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镇。应用科学大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的职业导向型的高等教育体系,旨在训练学生的实务技能和独立职业能力,强调学生在科学工程和经济社会事务领域的职业训练。很多应用型学科,例如社会工作、公共卫生、青少年教育、健康照顾、护理学等,因其专业设置目标与应用科学大学建立主旨契合,大多设立于此。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在毕业的同时,一般可获得相应专业领域的职业认证资格,从而成为合格的职业技能工作者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应用科学大学不设立博士学位。
另外,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深造与培训提供了广阔平台,而国际领先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更可堪称德国教育的秘密武器。作为传统学徒制的衍生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学生与工作单位签署培训合同后,约70%的时间在工作单位接受实践培训,30%的时间回到职业学院接受理论教育,学制为3-3.5年。学徒在职业学校的培训费用由国家承担,主要由州政府拨款;在“双元制”培训项目中的费用绝大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德国有数以万计的职业培训项目,特别是在一些需国际(国内)专业技能认证的职业领域,如护士、医药师、老年人护理者、社会工作者各类教育工作者、咨询培训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图1简要展示了德国社会组织工作者在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内的发展路径图。
图1 德国社会组织工作者在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的发展路径
2.社会工作/社会教育专业
德国的社会组织运营具有典型的合作主义特征,政府将社会组织吸纳进入社会福利供给领域并扮演辅助角色,在认可社会组织自治的同时,基于补贴原则提供大量财政支持。因此,德国的社会组织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主(就业份额占非营利部门总就业的83%),其中社会服务就业就占了近四成。德国就业研究所(IAB)的分类职业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现有社会工作者(社会教育者)从1999年的30.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52.2万人,其中从未受过职业培训的仅占9.1%。德国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不断输出训练良好、专业化程度高的社会工作者。通过德国官方的科研检索Research
Explorer,可搜索到全国共有49所综合性大学、54所应用科学大学开设了社会服务领域的学习及深造项目。
2001年,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及各州文教部长联合会正式批准“社会工作”成为独立的“学术专业”。该专业由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教育专业合并而成。在德国,对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这两个专业是否需要界分存在长期争论,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更注重针对家庭或其他既定团体的各类社会服务的综合训练,而后者似乎是欧陆教育体系的独特产物,旨在培养在青少年教育、日托服务、罪犯改造、教堂及社区发展服务等几个重点领域的社会教育人才。自2007年起,德国实行教育体系改革,获得社会工作文凭者即可同时获得“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双学位。
社会工作的学士学制为三年,另加一年带薪职业训练。社会工作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公共行政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完成基础必修课后,学生可自行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专业带薪实习,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在德国,学生获得社会工作学士学位的同时将获得社工师的国家认证,直接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就业。
社会工作的硕士学制为两年,更强调社工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获得社工硕士学历者进入职场后的工作级别和薪酬待遇通常高于社工学士。另外,一些应用科学大学还细分了社会工作领域的硕士项目。例如明斯特应用科学大学就设立了社会管理、青少年福利服务(概念发展和组织设计)、营养与健康、健康护理专业人员教育、护理和保健设施管理、可持续服务和健康经济学等六大硕士项目,以满足社会工作领域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并无设置社会工作博士学位。获得社工硕士学历者若想继续深造,可攻读教育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3.公共卫生/护理学专业
医疗卫生服务是德国的第二大非营利服务领域,就业市场对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健康护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1995年德国非营利组织中卫生保健领域的雇员占总就业的31%,远超出2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20%。
在德国,拥有独立公共卫生学院的综合性大学不多,但有数十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卫生相关的学士或硕士项目,下设于医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另外,一些高校组建联合机构以整合研究与教学资源,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卫生高等教育。查理特医疗卫生学院即是一家由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联合组建,具有300年历史的医疗产学研机构,它下设本科生和研究生院,依托100多家诊所和医疗研究机构的合作资源,开设了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健康与社会:性别与多元化研究以及国际卫生等多个硕士项目,已培养7000余名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人才。
应用科学大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设置则更多元且偏向实际应用,例如临床社会工作、护理学、卫生保健服务等。近年来,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存在高级护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科学大学开设护理学专业,以不断输出同时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灵活实务技能的社会服务人才,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公共卫生(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工作类似,学生必须完成基础必修课程、带薪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时可获得学位证书和德国(欧盟)执业资格认证。
德国社会组织人才的职业培训
1.网络化的职业培训资源
在德国,社会组织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得完善的职业培训信息,包括“双元制”学徒培训、高等专科学校培训、继续教育项目等等。通过德国劳动与社会部下属的培训资源网站KURSNET,可搜索到全国有2.41万多个卫生、社会、教育领域的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内容涵盖社会工作、家庭支持、紧急医药服务、幼儿照料、老年人护理、按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众多领域。申请者可自由选择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如短期课程、长期见习、研讨会等,并通过教育券、培训补贴等方式支付培训费用。表1为德国最大规模的几家职业培训信息网站。
表1 职业培训信息网站
2.伞状组织的培训项目 由伞状组织支撑而成的自上而下、层级清晰的体系构架,是德国非营利部门的一大特色。从德国联邦志愿福利组织联合会向下展开,六大全国性非营利福利联合会——德国明爱联合总会、德国福音教社会服务联合总会、工人福利联盟、德国红十字总会、德国平等福利联合会和犹太教社会福利协会——下辖众多州级和县级分支机构,几乎吸纳了德国所有的社会组织成为其会员,从而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伞状网络。
德国的伞形组织为会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再教育资源和培训服务,这对我国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例如,德国红十字会在16个州分别设立了救援学校和老年护理学校,并定期开设区域灾难救援、医疗急救、日常看护等培训项目。拥有6000
名成员的最大社工组织——德国社工职业联盟(DBSH)下设专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dbb-akademie,提供1200余项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培训和个人深造项目(见表2)。
表2 dbb培训机构2013年培训计划和活动模块
德国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
1.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招募
德国是世界上志愿者群体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共有2300多万公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占8000多万总人口的近30%。据德国联邦家庭事务、老年、妇女及青年部每五年一次的志愿者普查报告显示,2009年德国14岁以上的公民有71%活跃于志愿者领域,且这一活跃度已保持了十年之久。另外,公众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也在逐年增加,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的公民比例从1999年的60%增加到2009年的71%,其中14-24岁年轻人的志愿服务意愿更是高达84%。
德国人持续高涨的志愿服务热情与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浓厚的志愿文化密不可分。德国联邦政府于2002年修订了《奖励社会志愿者年法》和《奖励生态志愿者年法》,鼓励14-27岁的青年在儿童教育、卫生护理、文体活动、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开展为期12个月的志愿服务,并接受专业指导和学习。2010年颁布的《奖励国际志愿者年法》则鼓励德国年轻人进行跨文化、多样化的海外社会志愿活动,并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和资金保障。同时,德国在立法中通过采取财政税收、替代兵役等政策措施,并建立了志愿服务实际支出抵偿制度,大力鼓励志愿服务。
2.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培训
德国政府及各社会部门非常重视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例如,在为期6-24个月的国内或海外正式志愿服务之前,志愿者必须参与25天的事前培训,由教育专家传授各种必要的知识技能。另外,每名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均会得到1-2名导师的全程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德国联邦政府鼓励并支持开展各类社会福利领域的志愿者培训活动,德国联邦技术救援局就针对灾害救援志愿者,设立了遍及全国的培训站点和两所联邦志愿者培训学校,每年为1.3万名学员提供系统化、模块化的救援技术培训课程。同时,大型非营利伞状组织,如上述的六大福利联合会,均设有针对志愿者的培训机构和项目,以促进志愿服务的普及化、标准化和统一化。
参考文献
【1】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魏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王名,李勇,黄浩明.德国非营利组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网成,黄浩明.德国非营利组织: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J].德国研究,2012(2).
【4】Thomas Gensicke, Monitor Engagement: Freiwilliges
Engagement in Deutschland 1999-2004-2009, 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 und Jugend, 2010.
【5】Beruf Aktuell-Lexikon der Ausbidungsberufe
Ausgabe 2012/2013. Bundesagentur für Arbeit, 2012.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