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自学成才,终身学习的典范
黄佳先生出生在粤西化州农村,快乐童年和小学是在农村渡过的,1980年随父母到广州读初中,是第一代农民工的孩子,深深体会到农民“看天吃饭”的无奈。更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但现实生活的艰难导致1985年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但并没有停止对知识的求取,报读了中山大学的哲学专业自学考试,业余时间全用在学习上。1987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考入了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审计专业,同时攻读两个大专,又要不影响工作,困难重重就可想而知。1988年取得了中山大学(广东自考)的哲学大专毕业证书;1990年又获得了电大的审计专业大专毕业证书。此时此刻已拥有了两个大专学历,除了自已学习好,还要帮助别人学习,到夜校教会计。与此同时,不满足当时足够用的大专学历,又报读了暨南大学(广东自考)的会计本科学习。外语是黄佳先生永远的痛,别人读本科也就三、四年功夫,但农民工子弟的黄佳,就因为外语一科的阻碍,足足用了12年光阴,于2002年才能本科毕业,但没有学士学位。之后,因为要立志做教师,读研究生是不可避免的,读研也因外语而困难重重,直到2011年才好不容易取得了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紧接着读博士学位,但外语这一关只能对读博士一个永远的“期待”。三十年来,随着学历的提升,职称也不断提升,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变化:从一个最底层的办事人员做到了高层管理者,财务总监,部门总经理,现在是大学副高级职称教师。付出了汗水和辛劳,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除此之外,还让家人也要参与到终身学习中来:要求只有农村初中学历的妻子读了广州市的成人高中,再考成人会计中专,参加全国会计职称考试,考取了助理会计师职称,岗位也由工地炊事员先后提升上饭堂售票员、公司出纳员、会计、主办会计。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学古时孟母三迁,择校而居,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向同事、朋友宣传“终身教育”的重大意义,提议趁年青多学习、多考证。现在主要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在广州的中考和高考方面的志愿择校,黄佳先生是广州市“异地中考”咨询委员会成员之一;中考志愿和高考志愿填报方案在《广州日报》“求学指南”Q群和《羊城晚报》家长俱乐部Q群上知名度极高,深受欢迎。2012年4月,《帮助农民工子女择校》荣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征文“三等奖”。
来源: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