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第九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10月26日开幕
记者日前获悉,深圳市第九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将于10月26日上午十点在市少年宫西广场开幕。
今年,活动周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体旅游局、市外办、市司法局、市财政委、市民政局、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国资委、宝安区人民政府、坪山新区管委会、大鹏新区管委会、深圳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服务中心、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深圳商报社、市教育学会、福田区教育局、罗湖区教育局、南山区教育局、盐田区教育局、宝安区教育局、龙岗区教育局、光明新区公共事业局、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龙华新区公共事业局、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共33个单位)共同主办。
成员单位有: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深圳虚拟大学园各高校、全市职业院校(包括技校)、宝安、龙岗、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市街道一级以上的社区教育机构、教育、人社部门注册的教育培训机构近800家。精彩的系列活动将延续至11月1日。就此,记者对话市教育局范志刚副局长,探寻“终身学习”这个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的话题,对于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意义。
问:今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主题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推进人人终身学习与“实现中国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学习是民族进步的象征,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学习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标志,是城市可持续全面发展的动力;学习是提升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阶梯。把学习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与个人、家庭、国家未来结合起来,唯学是举,从我做起。这样,才能做到“学风盛,则民族智;民自强,则国富强;国运昌,则民安康”。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服务工作,创造“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良好环境,把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实质提升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中来。当前,全党围绕实现中国梦的主题,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市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既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之一,更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问:我市全民学习氛围有何共性和特殊性?过去在推进人人终身学习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轻的深圳正是通过学习才得以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深圳人学习是为了能在城市中生存,适应城市文明环境、工作和生活方式等而学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深圳人是为科学技术变革需要而学习;如今,深圳市民为了自身价值的追求而学习,学习逐步成为深圳人实现对自身发展和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学习氛围从自发到自觉,从主动到喜爱,从热衷到追求。
进入2000年以来,我市按照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精神,认真开展以“社会、社区、学校、家庭”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为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后劳动力转型培训以及在岗人员知识更新和转岗、就业人员培训以及推动人人终身学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一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市、区、街道“分级推进,三级管理”的管理体系,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工作健康发展。二是利用各大新闻媒体宣传终身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尤其是举办“深圳读书月”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大型活动,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各类社区教育机构的基础能力建设,为市民创造“学习就在家门口”的良好环境。目前,全市建立了市级社区学院(培训学院)22所,区级社区学院(教育中心)6所,街道社区学院(教育中心)42所,社区学校(社区教学站)超过250所,基本上能满足市民的学习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我市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的人数超过370万人次。四是建立远程网络教育,开发贴近市民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的教育培训课程。2010年10月,依托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深圳市民终身学习网”,适应市民各层次的学习需求。五是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近3年,各区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仅龙岗区投入经费就超过2000万元。
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和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向深圳市市长许勤颁发了证书。深圳作为我国向大会推荐的全球学习型城市案例城市,向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提交了经验材料《在学习中成长—深圳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探索》,受到一致好评。
问: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有哪些亮点?
答:今年活动周的主题是“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我市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开放教育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一是举办“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咨询指导小组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季明明主讲“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与深圳学习型城市建设”,欢迎市民前来听讲。
二是组织各主办单位和成员单位深入社区举办各类贴近市民学习、生活、自我提升等需要的专题讲座。如:安全、法律、健康知识等。
三是举办免费培训活动。各类教育机构在活动周期间,将开设电脑、英语、家政、礼仪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青少年健康教育、就业再就业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项目。
四是举办教育成果展示。让市民更好地了解我是改革开放的教育成果,将我市各类教育信息传递到市民中间,更有效地为市民提供各类教育培训服务。
问: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那么,我市对于打造“学习型城市”有什么宏观规划和具体措施?
答: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继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后又一次突出强调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型城市建设,已将建设学习型城市纳入城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今年成立了由许勤市长为总召集人的“深圳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联席会议”,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了《深圳市争创全球学习型城市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我市学习型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继续加大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力度,统筹谋划,加快步伐,全力打造“学习型城市”。
一是积极推进将1994年市人大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管理条例》修订为《深圳市终身教育条例》,为学习型城市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力争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深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进一步部署深圳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
三是组织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2013-2020年)。该计划是我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已写入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民素质提升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一是重点普及在职劳动者高中阶段教育,二是积极开展在职劳动者学历技能提升教育,三是大力推动全民素养教育。今年拟选择一个区先行开展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
四是为市民学习搭建“四大平台”,为推动人人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各类教育服务:
--构建以市、区、街、社区四级社区教育为主阵地的公民素质教育平台。整合各区(含新区)现有社区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公民素质教育;
--构建以电视大学为主阵地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和服务平台,指导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
--构建以全市各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为主阵地的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开展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各种职业与成人教育活动和行业自律、互助与交流;
--构建以全市各社会培训机构教学资源为主阵地的专业能力与择业能力选修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为推动全民学习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平台,为建设高水平学习型城市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