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习型社区建设推进会纪要
2013年12月16日到18日, 全国学习型社区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市顺义区召开。会议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承办。来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代表及全国建设学习型乡镇、街道代表及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会了会议。
会上,陈乃林会长宣读了中国成协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公布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的通知》。此次评选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共有197家乡镇、街道参与申报,经过专家评审和综合平衡,有130个街镇获得全国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称号,39个街镇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称号,充分展示了学习型社区建设在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
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陈成国主任介绍了顺义区创建学习型顺义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在多年的实践中,顺义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建立了完善的体制机制,形成了成熟的创建模式;以学习资源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教育网络,合理开发教育资源,充分保障经费投入;立足现实,突出创建重点,开展培训,按需施教;宣传动员,营造学习氛围,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创新活动载体与学习品牌,引领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顺义的建设实践,促进区域文明程度显著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叶忠海教授和杨树雨教授分别对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评审情况作了点评。
教育部职成教育司成人教育培训处黄辉处长讲话,回顾了近年来社区教育工作的成果,社区教育得到了广泛开展,希望大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统筹城乡基层建设和社区教育,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全民学习。关于下一步工作,黄处长指出:1、研究制定《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社区教育机构建设的基本要求》三个文件;2、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广泛开展,更好的引导中西部和农村的社区教育发展;3、继续把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作为抓手,启动社区教育实验项目;4、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5、推进社区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记录学习成果,建立激励机制;6、总结提炼地方社区教育的实践经验、特色做法,把亮点宣传出去。
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乃林在讲话中提出,要正确理解学习型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关系,社区教育是基础,学习型社区是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社区教育的主体在教育,学习型社区的重心在学习,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社区教育重在事业发展、活动开展层面,而学习型社区更带有制度体系改革创新的意涵。申报通知中提出,这次申报有两个前提条件(资格),一是必须为评上全国或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镇,二是创建学习型社区要有5年左右时间。这两者决不是1+1=2的关系,而应把学习型社区创建作为主题主线,在社区教育示范街镇的基础上,进而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标志,体现社区教育制度体系改革创新的成果。从各地申报情况看,一部分单位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社区教育工作层面,把学习型社区创建只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捎带提一下,这是对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的一种误读。
为了更好的创建学习型社区,陈会长要求对学习型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结构,有一个比较科学而全面的把握。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干,以社会教育为主体,以学习型组织为支撑,以体现人才成长和教育发展规律的立交桥为枢纽,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自由发展为核心,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结构体系。从微观层面看,学习型社区(街镇、村居)是以学习型党组织、机关为龙头,学习型企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学习型社区为基础,以学习型家庭为细胞,以学习型社团为特色,以公共学习平台为载体,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结构性的体系架构。建设学习型社区,必须具备创建的指导协调机构,创建工作班子,专家指导队伍,创建标准和指标体系,创建的做法措施,创建的过程及监控,创建的结果与评价,以及保证学习型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保障和长效机制。从各地申报情况看,有一些单位对学习型社区创建的理念、做法、过程、经验、评价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体现不出创建工作的内涵深度,体现不出先进性示范性,这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北京市西城区、江苏省昆山市、上海嘉定区安亭街道、徐汇区湖南路街道、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天津河西区友谊路街道、浙江余姚市朗霞街道、大连甘井子区周水子街道等8位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创建经验;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石园街道、马坡镇创建学习型街镇、社区和新村的基本情况。
这次会议根据中央改进作风的精神,不收会务费,不搞繁琐形式,简朴务实,注重实效,与会者感到学有所获,不虚此行。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