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化:新技术、新趋势、新挑战
自2002年以来,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学校网络联合会(Consortium for School Networking)、国际教育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共同合作会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大学研究机构、媒体企业与相关专家,围绕媒体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进行追踪研究,并就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利用博物馆开展的校外教育分别发布年度性的地平线报告,成为反映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的发展动态的高端资源平台。
2012年度基础教育地平线报告(即K-12)由来自22个国家的46位专家从全球范围50项新兴技术中遴选出最具主导性价值的6项进行介绍,并按其影响力从近期(12个月以内)、中期(2-3年)和远期(4-5年)三个阶段分别预测其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所具有的意义。
一、基础教育面临的六项新技术
1.近期发展。在未来12个月以内,移动学习设备与平板电脑将风靡世界,并使人们随时随地借助这些工具进行工作、娱乐和学习成为现实。移动设备及其应用程序将一举改变被学校禁用的待遇,逐步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日益重要的学习工具。近年来,有许多学校重新评估信息技术政策,有的学校适时启动项目,鼓励学生“带着你的手机上学”。移动设备在学校的应用将产生广泛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推导复杂的数学公式,存储、分享学习笔记和读书评论。应用程序(apps)是目前基础教育移动空间发展最为迅速、涉及青少年生活的所有方面,必将对学校教学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应用3G、4G技术、互联网、蜂窝网络、内置传感器、照相机、全球地理定位系统(GPS)等基础设施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强大功能;此外,上述应用功能还体现在不断日新月异地升级换代,加上电子出版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及信息检索及定位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及其应用将呈现出逐月更新的发展态势。
平板电脑将为学习者提供优于移动手机、便携式电脑和台式电脑的便捷支持,特别有利于开展一对一的学习。高清屏幕使得平板电脑的用户(例如iPad, Galaxy)可以非常容易地分享来自网络以及各自所有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而且比其它掌上通讯设备更加稳定流畅,由于没有电话和短信干扰,更加有益于进行专注的令人愉悦的学习。平板电脑兼容移动设备的优势,且体积小、容量大、价格低廉,非常适宜用来从事各种形式的学习,完成各种作业,因而有可能取代昂贵、笨重的其他电子设备。
2.中期发展。在未来2-3年期间,有两种新兴技术将会被广泛采用,即“基于游戏的学习”和“个人学习环境”。教育游戏将极大地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并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及批判性思维。在过去的一年,个人学习环境技术实现了自身的跨越,不再依赖学习管理系统,进而成为可供学生用来自主学习的有益工具。
已有研究表明,基于游戏的学习不仅表现为个人之间或小组内开展的卡片游戏、分组博弈,乃至大规模的网络互动游戏及仿真游戏。个体或小组游戏比较容易成为学校常见的课堂教学活动。但用作学习目的的游戏,其最大价值在于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并激发他们的深度学习。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一些教师自发进行实验。此外,也有一些机构与学校合作设计并实施游戏教学。然而,实践基于游戏的教学还需要若干年的努力方有成效。
个人学习环境技术主要指学习者个人可以用来作为各种学习工具及资源的总和。具有便携、联网、个性化等方面的特点。个人学习环境的概念在过去一年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应用程序已经成为替代鼠标的个人学习环境和电子档案,进而导致集中管理的、基于服务的技术模式向分散式、可移动的模式发展。其要旨在于使学生对于其在学校的学习和在家庭的学习同样具有更大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积极承担学习的规划和实施能够给予积极期待。
3.远期发展。在未来4-5年,增强现实与自然用户界面(augmented reality and
natural user interfaces)将成为新的技术。这一技术代表一种直觉性认知路径。使用者可将数据与现实事物、特定情境及其过程相结合,从而使人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由于视频界面可以回应指令发出人触摸、身体动作、声音,甚至面部表情所做出的指令信号,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设备之间的互动方式。尽管上述技术尚未成为普遍实践,但其对于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还是值得热切期待。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六大趋势
影响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学习与创新探究的主要趋势有以下6各方面。
1.教育范式正在从传统的面授教学急剧拓展,兼容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上投入更多时间,并借助各种资源和社交网络学习和分享新的信息。那些自觉采用面授与在线学习与混合式教学的学校都获得了显著增强教学成效的结果。在线学习有助于创设与传统班级教学类似的学习环境,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混合式学习模式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够使学生有机会自主地按照自身需求和方式开展学习。
2.任何学习者都可以凭借网络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互动交流机会。这一事实促使我们对于教育者自身所承担的角色进行新的思考。教育机构应当研究每一项技术应用究竟能够给这个充满信息的世界带来什么。在这样一个信息化世界里,寻求意义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指导和帮助学生为即将投身其中信息世界做好准备无疑是学校第一位的任务。
3.由于信息技术产品的成本下降,学校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学生带机上学已经日益成为一种事实。许多学校因势利导地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内外使用个人手机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为无力购置手机家庭的孩子提供手机设备。
4.人们历来希望,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学习和研究。如今,许多高智能、高收入的工作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对于许多学习者而言,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与同伴、朋友和家庭处于连接状态。信息化发展对于正规教育具有重大影响。来自网络的信息资源为教师节省了珍贵的课堂时间,也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旦学生知晓如何应用网络终端(不仅仅只是发短信),他们的学习将成为充满愉悦的即用即学和发现式学习。
5.新技术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工作、交往和取得成就的方式。技术在确定任何领域业绩表现中日益成为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谁能快捷地使用技术,便能取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数字鸿沟曾被视为与财富攸关,而如今却被看成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那些有机会学习技术和技能的人,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方面就占据了优势。这一趋势将会深刻地影响到未来的就业、职业生涯以及日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
6.实施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新的重点。基于挑战的学习及相关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习者通过课内外的学习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新型的技术,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已经在学校得到有效应用。学校教师正致力于借助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将所学课程与自身实际生活相联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都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他们聚焦特定学科开展学习,进行交流,寻求结论,并以此为解决社区及国际问题进行探究。实践表明,学习者若能将课程所学内容与其自身生活及社区相联系,就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此外,基于挑战的学习还凸显了21世纪学习技能的两个新主题,即: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六个挑战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局限和挑战。例如选择何种技术。信息技术能否取得成效还受到现行学校信息化政策、专业技术力量、现有校舍改造以及为实现信息化目标所需要的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实现信息化目标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6各方面。
1.数字媒体基本能力(Digital
Media literacy)已经成为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或缺的关键技能,教学更是如此。然而,数字媒体技能培养在教师教育中仍然比较薄弱。教学专业人员开始认识到,由于他们不善于引导学生应用数字媒体进行学习,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教师普遍拥有数字媒体基本能力还远未实现。因此,需要开展在职学习加以弥补。这一挑战的严峻性并不完全在于掌握数字化基本技能和工具,而是获得思维方式的转变。还需要指出,基于一定工具和平台的技能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短暂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2.基础教育必须面对日益出现的正规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方式的互补融合。传统的“授课+考试”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为使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经验,并从中得到全面的教育,他们就必须同时还参与更多的非正规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活动。目前,大部分学校并不鼓励学生参与这类学习,也不愿冒险开展实验探索。但是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或许可以借鉴,即“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采用互联网提供的大量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在课外自学新的概念和材料,而将课堂作为学生之间讨论、合作、探究问题和开展实验的场所。这种方式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科目,但关键在于教师需要设计一种兼顾非正规和正规方法的混合式学习的模式。
3.现有技术及教学实践并不能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当今社会日益需要学校回应学生的特定需求实施个性化教育。这种需求催生的新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学习,并提供适切性的教学服务。上述意愿目前还缺乏具体实践策略。显然,以一套模式应对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既不能保证教学效益,也不适应需求各异的学习者及其学习方式。
4.学校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也会成为制约新技术应用的重大挑战。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保持不变,任何变革都会遭遇抵制。目前,学习者出正规学习之外,面临越来越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包括非正规学习、网络学习、家庭学习等形式。这些正在将他们从传统的教育中逐渐吸引开来。如果现行体制要保持有效,就必须因时而变。教育自身的运行机制与实践方式常常对于新技术的接纳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当然,教育要取得根本性的变革总是要经历步履维艰的发展过程。
5.兼容真实生活体验的学习严重不足,现有实践也没有得到实事求是的评价。这类问题在基础教育十分严重。学生只有将他们通过学习知晓的世界与现实存在的世界建立联系,才能有效地为现实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为此目的,采取项目学习是引导学生应用技术手段整合学校课程与社会真实生活,并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就业、履行公民职责做好准备的有效方式。
6.与学习和教育相关的许多活动都发生在教室围墙之外,也因为如此历来都为传统教育所诟病。学生借助游戏、在家学习或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的丰富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不仅充满乐趣,而且超越了学科。这一点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
以上我们仅就2012教育信息化地平线报告所传递的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做了简要介绍。通过参加本会议,我们的突出感受是:当今伴随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发展态势,人类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方式已经进一步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此必然会带来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成效评价方式及其标准的变化。这种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追踪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沿,主动应用新理念、新技术,规划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规划教师自身应用新传媒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张铁道)
选自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终身教育与学习通讯》2013年3月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