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论新时期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功能转变

作者:   时间:2013-11-18

论新时期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功能转变

郑淮 陈娟

[ ]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前期所扮演的角色和主要功能逐渐转变或呈现新的特点,而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缺乏政策指导,其新的功能定位还未建立,直接影响其发展和贡献。本文剖析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从理论上将其新功能定位在社区教育,提出转变功能的举措在于:完善农村建立县(市)社区学院—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社区教学点新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结构,并从社区教育的辐射源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内部结构调整和加强与外部环境互动来有利地推动其新的发展。

[关键词]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功能;社区教育

[作者] 郑淮,华南师大教科学院,教授;陈娟,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广州 510631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行文简称乡镇成校)是伴随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农村成人学校,它是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至2008年,我国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达到137827所,教学点374927个,教职工218263人,分布在全国各个乡镇和农村。[1]虽然各个地区学校发展状况不一,但对于农村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些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经完成建立之初的历史任务,淡化了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功能。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功能的历史演变

功能,简言之,是事物在环境中发挥的作用与能力。功能与职能不同,职能意味着必须完成的任务,功能是指某一事物或活动对其他事物的影响。[2]功能只是就客观结果而言,并非指主观意愿,它涵盖的并非主观祈求的应当发挥的作用,而是客观呈现的实际产生的作用。[3]功能是一种潜在的作用,这种潜在作用的实现决定于作用对象的状态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要了解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功能发挥状况必须将其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来考虑其自身发展状况以及对社会环境产生的作用。

(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农村教育的改革,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逐渐兴起,19826月,教育部颁布《县办农民技术学校暂行办法》,标志着这类学校的诞生和逐步发展。1987年,为进一步鼓励这类学校的发展,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其中详细规定了成校的性质与任务、教师队伍、办学经费、领导管理、审批条件以及审批程序等。《暂行规定》中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界定为“乡(镇)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性的农村成人教育基地。”根据其内容,可将其功能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教育。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扫盲任务十分艰巨,文盲中90%以上在农村,至1982年总人口成人文盲率仍为22.29%[4]乡镇成校承担着农村人口扫盲的重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环境背景,政治教育始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校的时事政治教育始终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政治素养。三是农业科学技术教育。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农民技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要求“对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对在乡知识青年广泛开展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有计划地进行初级技术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中级技术教育”。

《暂行规定》颁布以后,成人文化学校获得较快发展,涌现出一批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设备优良、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学校。为进一步推动其发展,19916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大力发展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要制定“八五”期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发展计划,并提出了全国总的计划目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强调成校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的作用。要求“特别要重视使用技术培训,大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成为人才培训、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当地农科教结合的综合服务组织的一个部分。”[5]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程》,要求各地区加快乡(镇)成校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培训效益,有计划地建立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并发布了示范性学校各个方面的标准。

80年代乡镇成校的兴起到90年代的发展兴盛,其功能定位主要在文化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最初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集中在扫盲教育上,随着农村人才需求层次提高,逐渐以学历教育为主;随着我国政治环境的宽松,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逐步放松。由于1998年,教育部撤销成人教育司,与职业教育合并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机构职能的变化也使成人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乡镇成校缺乏政策上的支持,新时期发展方向不明确,由于自身生存发展困难,有些逐渐撤销,有些名不副实,有些被其他机构吞并,但也有一些随市场变化调整自身结构,蓬勃发展。

(二)新时期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功能变化

进入21世纪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逐渐转化为市民。主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农业劳动者也将大量向企业型农民、技术经营性农民和技术农民转移。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农村人力结构的变化。根据预测,2010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增长到40%2020年增至50%2050年增至70%,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6]。新的时期,农民转市民将面临崭新的生存环境和严峻的生存考验。乡镇成校将在这个过程中承担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任务并发挥重要作用。

新世纪的国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仅仅普通学校教育的学习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理想被提出并逐渐深入人心,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尽管有不少乡镇成校消亡,从2005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成校总量仍呈增加的趋势,由2005年的106601[7]增加到2008年的137827[8],这一方面反映了强大的农村教育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成校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目前国家正在酝酿“十二五”计划,2011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需要初步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使农村教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这种终身教育体系框架,既重视正规教育,也重视非正规教育;既重视普通教育,又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整合为一个整体。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乡镇成校建立之初确定的性质、目标及任务明显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其所承担的文化知识教育(以识字为主的扫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农业技术教育的功能已逐渐淡化或呈现新的特点。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政策指导,在这个时期乡镇成校的发展模式多样化,但对自己的性质、发展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据调查,这些学校的日常业务开展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新的文化知识教育。乡镇成校最初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是以识字为主的扫盲教育,而新时期的文化知识教育一方面是以全日制的学历教育为主,将区域的方便性与高校雄厚的教育资源相结合,承担地区的咨询、招生、教学的服务功能。其没有颁发学历证书的权力,最终的考核由国家考试制度来承担。(如成人自学考试)。另一方面是功能性扫盲培训,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操作培训等。二是劳动力转移。乡镇成校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担着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重任,主要包括就业与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三是基层干部培训。四是农民社会教育。如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

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新的功能定位

从乡镇成校在新时期所发挥的功能转变来看,其功能基本被社区教育的功能所涵盖。从理论上而言,乡镇成校应属于社区教育的范畴。对于社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界定,R.帕克认为其基本特点包括:一是有按区域组织起来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不同程度地与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是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互动关系。[9]由其特点分析,镇乡既是一个地域行政区域划分单位,又是一个地域社区的概念。而乡镇成校的服务主体就是本乡镇的居民,其布局、组织、协调以本乡镇社区为基本范畴。

乡镇成校属于社区教育范畴,则亦是一个社区教育组织。从社会学角度看,这个组织属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10]从管理学角度看,组织就是把分处于分散状态的人群和分离状态的任务,机构按照一定原则集合起来。[11]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这个组织必然具有一定的结构,并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发挥某种功能。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功能是将系统的要素和多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子系统,或者说整个系统所担负的活动、作用、职能、解释为与系统实现目标和系统适应环境所必须满足的必要性条件相关时,对这些活动、作用等所赋予的意义。[12]从这个概念里可以看出,组织系统的功能发挥,目标实现决定于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成校而言,其功能最大化的发挥在于其合理而优化的自身结构体系以及与外部社区的良好互动和适应。社区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杜威(Deway1915)使用,关于其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厉以贤教授认为,社区教育是社区与教育的结合,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开放、参与、互动与协调。[13] 社区教育的功能从宏观上讲主要体现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政治功能。吴遵民将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于功利性教育功能与非功利性教育功能,前者指教育活动与学习者自身现在或将来的职业生活及经济利益相关,后者与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有关,如人们从事于余暇生活的学习及业余的休闲教育。[14]

伴随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成为趋势,从农村社区居民的构成看,正处于职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大变动时期,农村居民正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化,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从生产力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正改变着农村落后劳动生产力的状况,但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面临转移。原有的同质性很强的农村社区呈现新的特点。有学者针对这种农村的变化,将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详细归结为:固有的教育功能,成人继续社会化的功能,扫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社区道德建设与社会稳定的管理功能,社区教育的保健功能,社区规划和服务的弥补功能,人际关系疏离的弥补功能,新型生育文化的传播功能。[15]乡镇成校承担的文化教育功能与其教育功能、成人继续社会化功能、扫盲功能相吻合,其承担的劳动力转移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功能既有利于社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稳定。目前,乡镇成校所发挥的功能无法达到如此完善,这是一个过渡期。为了将来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同社区教育相融合,成为社区教育的载体,实现其功能和性质的转变,为将来农村社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完善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功能的举措

(一)建立和完善以乡镇成校为辐射中心的社区教育

乡镇成校本身就是农村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是孤立的,只有实现与社区、社区居民相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原有的县、乡(镇)、村的三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网络教育结构在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新时期,其呈现的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严重局限了其功能发挥和自身发展。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以成校为载体的农村社区教育必须统筹区域内的成校,单个的学校无法实现和满足社区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于是成校的“集团化”已经成为趋势。这种“集团化”选择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教育基础较好的中心城镇为辐射源,以省级示范性成校为龙头,联合或协调周边成校,按照地域相邻、强弱互补、信息共享、互利共赢、自愿组合的原则在较大区域内开展具有综合性、社区性、互补性的多功能成人教育。要实现体系化与网络化,应组建新的三级网络农村社区教育体系,县(区)一级组建社区教育学院,农村的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社区学院可以承担相应的高学历、高层次的教育培训项目,还可为农村成校培训师资和工作骨干,对乡镇和村一级的成校实施统筹管理。乡镇成校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办学特色应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民主法制教育、休闲文化教育、居民自治教育等融为一体,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村民教学点更贴近和方便以村为单位的小社区,应集中开展资源要求不高的休闲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公民素质培训教育等。这种县(市)社区学院—乡镇成校—村民(社区)教学点三级网络教育机构既是对原有三级网络教育机构的提升,又能更多样化地满足农村社区居民在转型期的各种教育需求。

(二)调整和优化成校的内部管理结构

功能主要指的是结构的功能,它意味着某种结构产生时,作为这一结构的作用而产生的活动、职能、行动和过程等。[16]结构对于组织的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镇成校拥有普通学校所拥有的一切教育要素,由组织目标、成员、教育资源、规章制度构成。但它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层次、教育形式、教育对象、教学方法上都与普通学校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其管理和教学都应具有自己的特色。1987年的《暂行规定》中规定:乡镇成校由乡(镇)领导人兼任校长,配备一名懂教育管理、热爱农民教育事业、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干部任专职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这种规定是为了将成校的发展与城镇的发展紧密结合,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乡(镇)领导工作繁忙,很难顾及到成校的发展,一切事务基本都由副校长代理,但这种体制削弱了副校长的管理权利和应有的待遇,大大打击了其发展的积极性。在成校向社区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乡镇政府部门也应转变角色,从宏观上进行支持、指导、综合管理,充分调动各社区负责人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暂行规定》也规定了乡镇成校的办学经费,“由乡(镇)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和采用集体自筹、收取学费、勤工俭学收入补贴等方法解决”。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消教育附加费,乡镇政府的拨款十分有限,转变为社区教育后,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有力地促进其发展。

(三)加强和促进乡镇成校与社区的互动

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由内部结构决定,也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息息相关,必然要加强与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其他部门的互动。要调查了解本地区居民的教育需求,许多课程、项目的开设可以因地制宜,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了解本地乡镇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开展技术技能的就业培训。只有了解了居民的需求,才能把握住市场,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赢得发展先机。社区教育是一种与社区相融合的综合性的大教育,加强与其他社区部门的协调、合作必不可少,需要与其他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突出自身的独特地位,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32.

[2]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83.

[3]吴康宁.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教育研究,1992,(6.

[4][5]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组织.成人教育政策法规[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3361.

[6]梁峰.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2.

[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8.

[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32.

[9]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0.

[10]纪河.学校教育社会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113.

[11]成人教育基础,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238.

[12] [16]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62,162.

[13]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3.

[14] 吴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15]慕彦瑾.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探析[J].教育探索,2007,(9.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1号广东开放大学3号楼701室     邮编:510091     联系电话:020-83224398

广东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处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