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源头镇又出了一个牛人,他叫杨福喜,
他被央视报道了!
2015-11-04 平乐闲事公
平乐人杨福喜的牛事:保安笔下流淌岁月柔情
杨福喜是平乐县源头镇墩头村人,是一位打工作家。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做个城里人》栏目组一行三人由编导张飏带队来到小榄镇,“保安作家”杨福喜进行专访。
“这次央视国际栏目组来小榄主要是拍一个外来劳工如何融入当地的专题片。”小榄镇宣传办主任梁满坤说,“我们推荐了十几个典型,节目组最后只选定了3 个典型,杨福喜是第一个,而且采访拍摄了一整天,足见央视对这个典型的重视程度。央视如此聚焦一位外来务工者,在我市鲜见。”
■儿时酷爱读书,偶像是高尔基
“我看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前面已撕掉十几页,后面又撕掉不知多少页,无头无尾、纸质发黄的书。那是我从一个同村玩伴家楼上找到的,那是同伴的父亲年轻时买的,偷偷藏在楼上,躲过了‘文革’。这本砖头般厚的书让我非常着迷,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时我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写出一本这么好看的书。我不知道这本书叫什么,书里面很多章节都写到‘迎春花’,书里面的人唱歌也唱到‘迎春花’,于是我自作聪明地把这本书叫《迎春花》。很多年后,我在源头镇的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名叫《迎春花》的书,翻开一看,居然就是我看了无数遍的《迎春花》,作者是冯德英。那时候,大哥发现我天天晚上捧着本书坐在堂屋的电灯下看,深夜12点还在看,于是骂我。”杨福喜说,“镇上的新华书店是我最向往的精神圣地。在家乡的那些日子里,我常常期盼在那个书店看到我喜欢的书。上世纪八十年代,镇上还有个小小的图书室,我常去那儿借书,借一本书按天收费,每天两分钱。农闲时,我借了书回到村子,常常一个人躲到村后的杉木林里看。那段时间里,我看了很多书,什么书都看,我特别喜欢沈从文的小说。”
像许许多多追求梦想的人那样,杨福喜也经历过无数的磨难与挫折。杨福喜出生在广西平乐县源头镇墩头村。尽管父母都是文盲,但杨福喜自小就表现出对文学的挚爱。在广西坭塘小学上小学四年级时,他偶然看到一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改编的连环画《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杨福喜说:“高尔基小小年纪就非常痴迷看书,有时甚至冒着被雇主殴打的危险偷偷在看。他为什么这么喜欢看书?我那时一点也不懂,也没想到去弄懂,因为我也很小。但从此以后高尔基成了我的偶像,我决定也要像他一样看很多的书,我看书虽没遭到高尔基那样的危险,但也经常被我的大哥叱骂,他怕我游手好闲,更怕我走火入魔。”
■写打工经历作品深受打工朋友喜欢
从12岁起迷上文学,18 岁时杨福喜就开始创作。那时杨福喜多以家乡人物为写作对象,但没有写作经验,总是写不好,很多作品写得太苍白,细节不够丰富,结构方面也不懂,极少能发表。“记得那时我是写在稿纸上的,写出来的废稿都有两尺高,发表的寥寥无几。那时的杂志都有退稿,我大概得到过上百张退稿单。”杨福喜说。
1994年,杨福喜从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墩头村老家来到中山小榄镇,先后在五金模具厂、电脑板厂、包装厂、美术陶瓷厂打工。日子过得艰辛,但他从未停止过看书。“每天下班吃过饭,工友们都出去玩,我就一个人在宿舍读书。打工之余,就是看书、学习写作。”久而久之整个工厂的人都知道了他,并把他称为“书呆子”。
在一家五金厂打工时,杨福喜白天在车间干活,晚上也睡在车间里,身边只有几本从家乡带来的小说。老板把车间大门锁上了,出不去,晚上只好反反复复看带来的几本书。一有机会就往书店跑,但没钱买书,就在书店里站着看。“有的书店老板发现你看得久了,就把书抢过来不让看,还要诉说你几句。开始打工那几年,工作很不稳定,到处奔波,但不管到了哪里,我都坚持看书,也一直在写作。”
因为打工的经历,杨福喜开始写打工题材小说。大约是在1998年,杨福喜在《佛山文艺·外来工》杂志上发表作品《难忘的四川姐姐》,那是杨福喜听到同厂工友韦玉荣讲其本人经历的故事而写下来的。作品发表后,整个工厂的人都抢着看,不少工友也开始买书来看并学着写,可以说在工厂引起一股小小的“文学骚动”。后来,他还被这本《外来工》杂志聘为特约记者。从此,杨福喜越写越勤奋,作品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发表。2004年,中山日报有个《第二故乡》栏目,专发外来工题材的作品,杨福喜在这个栏目上一年发表三四十篇,成为该栏目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从18岁开始创作,28年笔耕不辍,笔下流淌岁月柔情。杨福喜的数百篇作品刊登于《南方周末》、《广西文学》、《知音·打工版》等全国五十多家报纸杂志。去年6月,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终点站》面世,深受打工朋友喜爱。
■“小榄给了我无穷的创作源泉”
杨福喜去年出版的首本短篇小说集《终点站》,共收录了从他发表数百篇小说之中选出来的十四篇作品。杨福喜之所以将书名叫《终点站》,不仅因为里面其中一篇小说叫《终点站》,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地方——小榄镇,也是他人生的终点站。“我自从20年前来到小榄,就深深地扎根于此。小榄是我的一块福地,给了我发展与圆梦的空间与机会。”杨福喜说,“我不仅在小榄圆了文学梦,还在小榄成了家,有了儿子。对小榄,我是充满无比的敬意和感恩的。”
杨福喜的爱人是他在一间美术陶瓷厂打工时认识的,与他同车间,名字叫林红。林红因为发现他工作之余总是埋头看书写作,就认定他是一个很有抱负很有上进心的人,跟他拍拖一年后,两人就迈进了婚姻的殿堂,之后有了儿子。
杨福喜接受央视国际专访时谈到,他非常喜欢小榄,早已把小榄当成是他的第二故乡,每次去了外地回到小榄,都感到有一种亲切感,那是家的味道。在他的眼中,小榄是一个美丽、繁荣、和谐、地方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城镇。“我在小榄生活工作二十年了,深深体会到,小榄是一个对外来人包容、平等、接纳、友爱、关怀与和谐的城市。”杨福喜说。
十几年前,他初来小榄永宁一个港资公司打工时,曾经在一个小店里花了五十多元买了一床棉被,只用了几天,就发现棉被里面全烂掉了。他给本地某部门写了一封投诉信,总以为这件小事是不会引起本地行政部门重视的,没想到,一个星期左右,就有一个自称是工商部门的人到公司找他,当面赔给他买这床棉被花去的钱,然后把他买的这床棉被带走,去那小店退赔。这事让杨福喜非常感动。
杨福喜与本地文友交往那么多年,本地文友早已把他当成自己人。去年冬至那天,家家都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文友苏华强却走出家门,请他与另一个湖北文友一起去饭馆吃饭。两广民间有句俗话,冬至大过年,这一天是要与全家人在一起过的,而苏华强为了友谊,却是另一种选择。
杨福喜在他的书《终点站》后记写道:“我热爱菊城,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脚踏上这块生机勃勃、繁荣而美丽的热土,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娶妻生子;在这里,我开始了我美丽的梦;在这里,我将继续创作出我更多更好让人喜欢的作品。”
“去年,贵报的一篇独家报道《上班当保安下班当作家》刊出之后,被《中山文化》全文转载,随后,又被市教育部门推荐,最后我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习之星”,引来本省多家媒体和我老家媒体的追访。10年前,我在你们报上发表了数十篇打工故事,大大地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趣,饮水要思源,对中山日报,我是充满感恩的。”杨福喜说。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文/本报记者陆梅 图/冯国长